蜡像:惟有真实 才能永恒 ——论高真写实主义(蜡像)硅胶像艺术

2019/04/16

惟有真实 才能永恒

——论高真写实主义(蜡像)硅胶像艺术

(一)

      我与硅胶像艺术结缘,如从1988年算起,已有25年之久。我不是艺术家,不从事硅胶像创作,只是一名较早把硅像用于博物馆陈列展览的使用者。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从来就是一项十分严肃的工作,他肩负着把科学文化知识正确完善传播给广大受众(观众)的任务,在科学与学术层面上对陈列设计很有苛求。博物馆陈列可不可以使用蜡像硅胶像,一直存在争议;其中有支持者,也有反对者。争议至今,不以全国各地博物馆多有使用蜡像、硅像于陈列展览;或以国家博物馆创建了中国蜡像馆而有所平息。看来欲想杜绝也杜绝不了。有鉴于此,我想重要的倒是应该对蜡像硅胶像艺术进行研究,从艺术学和博物馆学角度作番认真的讨论,探索蜡像、硅像正确的创作理念,创作方法及其妥善使用,是件非常有现实意义的事。此外,在造型艺术(FINE ART)界对蜡像硅像算不算是艺术,也是存在争议的。不少艺术家以为蜡或硅胶这类材料制作的人像,只不过是人的模型,不是艺术创作。即便杜莎夫人于1835年早在伦敦创建了第一座永久性的蜡像馆,至今已有178年历史,她的蜡像作品也尚未能冠上“蜡像艺术”的名词。查遍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辞典、辞海、美学大辞典等权威辞书,都不见收有“蜡像艺术”辞条,更不必惶论“硅像艺术”了。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倒可查到“图索德夫人”(TUSSAD)辞条,译成中文亦仅三百余字,只字未提“蜡像艺术”。另有辞条“蜡塑”(WAX SCU LPTURE),介绍用蜂蜡制作模具和模型技术,稍稍带上这种技术与艺术创作的关系;如提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琪罗也用蜡模制作雕塑的“小样”,和十六世纪蜡塑肖像徽章、彩色蜡塑浮雕之类,说成是著名匠人的手艺,未敢提升到“艺术”层面来说事。由此可见一般!

(二)

      从历史溯源来说,蜡像的制作技术应是源于“翻模”。这种技术最早用于铸造青铜器,即古代的“失蜡浇铸”,由于蜡的可塑性,又可以上色,在古代也用来制作玩具、玩偶或宗教神像,之后又发展到为贵族翻制逝去的祖先面模(或模拟塑造肖像)用于出殡和祭祀纪念。再之后,用于制作医学解剖模型。十八世纪中叶生于法国斯特拉斯堡的杜莎夫人,跟随她的母亲来到巴黎,当著名医学家菲利普·柯狄斯医生的管家,便在那个时候柯狄斯教会了她蜡塑的技术。杜莎夫人从翻模制作医学模型开始,进而翻面模制作名人蜡像。她是位绝顶聪明的女人。自1780年至1789年,还在凡尔赛宫担任过法王路易十六妹妹伊丽莎白夫人的艺术教师长达9年之久。我没有见过她的绘画作品,估计她善画还善雕塑造型;所以她的名人蜡像中,有许多没有条件直接在名人身上翻模时,都是用雕塑造型的手段创作的。同时她又通晓商业经营之道;她的创作对象,几乎毫无例外的选择历史文化名人,特别是政治和艺术界风云际会的新闻人物,因而她的蜡像馆特别吸引公众的关注。凭着这经营理念,178年以来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杜莎夫人蜡像馆得以长盛不衰。象上海的杜莎夫人蜡像馆,干脆就以“名人蜡像馆”命名,即是创意运作的一例。

      真是无独有偶。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照相写实主义艺术思潮,从中涌现出来的照相写实主义雕塑,标志性的代表杜安·汉森和约翰·安德烈的雕塑作品,也是直接在真人身上翻模制作的,但是他们用的材料换成了树脂,即“玻璃钢”,而不再用蜂蜡或工业蜡。不过在“化装”上还是继承了蜡像制作的“植毛发”、上彩、穿衣戴帽的传统。有趣的是汉森和安德烈的作品,作为照相写实主义的艺术上了大百科全书,而杜莎夫人的蜡像则不是。具有讽刺性的是,现代蜡像艺术活了一百七、八十岁,至今还很鲜活,而汉森和安德烈仿真玻璃钢像,虽成了博物馆藏品,但风光不再,后继无人。

      如果说蜡像技术源自近代制作医学模型的话,硅像技术则脱胎于现代电影艺术创作中的化装特技。它一开始就不是翻模成像,而是雕塑造型,用于电影化装,塑造特型人物。硅像与蜡像,和汉森、安德烈的照相写实主义雕塑,在表现技术上有共同的诉求,那就是追求“酷真”,讲究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般再现被塑造对象的“真人”形象,其最高要求是达到与真人一样,真假难分。但是,如果细加观察比较,蜡像与硅像在“乱真”的程度乃是有所区别的。蜡像人物的肌肉质感、触觉,偏于硬与光,宜远看不宜近观细察,而硅像因使用的材料是高分子硅胶,它是软的,它的触觉近于真人的肌肉皮肤,富于弹性,只是没有体温而已。而在工艺技术上则远比蜡像或玻璃钢人像要复杂许多。它是造像技术史上的后起之秀!

(三)

      蜡像或硅像究竟是技术,还是艺术?!技术与艺术的区别与关系究竟怎样?!有时很使人困惑;甚至从事硅像创作实践多年的作者也会疑问自己。其实这是可以区别的。硅像作为一种艺术创作,它与其他审美方式一样,反映社会生活、社会的人及其内心世界;艺术家对社会生活进行观察、体验、想象提炼,形成审美意象,用蜡或硅这种材料,借助工艺手段转化为可感知可鉴赏的艺术形象,蜡像或硅像便成了具有认知、评价、教育、审美或娱乐功能的艺术。蜂蜡、石蜡、硅胶,采用一定的工艺技术铸模成形,产生的是模型、人的模型;如果融入了艺术家思想、情感或叙事理念,技术成了表达艺术家主观精神诉求的手段,产生的是艺术作品,即蜡像或硅像艺术!所以,我以为艺术是靠技术而体现,技术以融入了艺术精神才能显现出鲜活的生命力。其实技术与艺术,这种既区别又相互依存的现象,不仅反映在硅像艺术上,其它艺术创作也同样;所以摄影照片不能等同于摄影艺术,书写的字或印刷的字不能等同于书法艺术,盖的房屋不能等同于建筑艺术,道理是一样的。

      那么,硅胶像艺术从美术史的史学视角来区分艺术类别,它究竟归属于哪类“主义”的艺术呢?硅像艺术从一出现,作者们就冠以“超写实主义雕塑”艺术,或许因为受到杜安·汉森和约翰·安德烈作品影响,认为可等同于照相写实主义。采用“超写实主义”这个词,用意在于表达比一般写实主义更写实的意思,表示其塑像酷真于活人。可是“超写实主义”在世界艺术史上是个特定的概念,它的内涵与外延,完全与我们要表达意思相反,简单地说,“超写实主义”是反“现实主义”的!

      超级写实主义的英文写作“Surrealism”,亦可写作“Super Realism”。是指第一次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兴起于欧洲的一场视觉艺术和文学方面的运动。这个运动的主要发言人法国作家、诗人和文学批评家勃勒东(一译“布列顿”),他在1924年有个《超现实(写实)主义宣言》;他写道:超现实主义是“纯粹的心理无意识,通过它,我们用文字书写以及别的手段来表达思想的实际过程,表达不受理性、美学和道德控制的思想……”;“超现实主义的基础是:相信以往忽视的、某些特定形式的更高现实,相信梦的无限威力,相信思想的无目的的游戏……,我相信在未来梦与现实这两种表面上似乎如此矛盾的状态,将化为一种绝对的现实、或超现实”。(录自中国青年出版社《加德纳世界艺术史》)

      按照他的说法,超现实主义是一种手段,可以把经验的有意识领域和无意识领域如此完满地重新结合起来,使得梦和幻想的世界能在“一种绝对的现实、一种超现实”中与日常理性世界相连接。勃勒东的哲学理念直接取自弗洛伊德潜意识论,并作为思想养料来指导这一艺术运动。如果要举超现实主义绘画作品来印证的话,我们看了一定会大跌眼镜,就可明白这个词的实际含义与我们的理解(或解读)完全不一样。那末“照相写实主义”艺术呢?它倒是忠于真实、它并不“梦幻”也不“潜意识”,但是它的创作方法、艺术思潮却是“纯客观”的。照相写实主义是二十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艺术流派。它的经典论述是:“把人置于照相机的视线下客观地把物体的影像呈现出来”。认为传统的写实主义是注入了作者主观激情的,是主观的写实或人文的写实。而不含主观感情用大家共同的眼睛——照相机来观察和反映,则能为更多的观众所了解,传播的范围也就更加普遍。杜安·汉森和约翰·安德烈的雕塑创作,从来不用雕塑技术造型,他们只是翻模;雕塑家的手就是部立体成型的照相机,他们认为“塑”就会不可避免的会“注入作者的主观激情”,会落入“主观的写实或人文写实”的臼套,有勃于用“照相机来观察和反映”客观现实的创作理念。尽管他们观察的对象和反映的现实,创作题材选取社会低层人群,例如穷困潦倒的吸毒者、清洁工、超市购物者的家庭主妇或女佣等等,只作照相机式“纯客观”的反映,而拒绝融入雕塑家的思想、感情以及美学价值观。过去和现在仍有相当多的观赏者,抱着我们习以为常的固化了的意识形态思维定势,去看待汉森和安德烈的作品,以为他们是在关注反映社会低下层人群的现实生活,甚至以为他们是在批判“当代西方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疏远和无人情味”,从而误判为“现实主义艺术”之作,这的确是种误解或臆想。

      认知和定性事物名与实的关系,的确须要采取严谨的研究态度。论及到此,我们可以反思一下,把硅像艺术再称之为“超写实主义雕塑”,就不合适了;特别是我们的硅像艺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艺术领域,使用英译名叫作“Super Realism”之际,很可能会造成认识混乱,以致误判误解。那末,我们超人雕塑院的硅像艺术应该怎样定名?依个人愚见应该叫作“高真写实主义硅像艺术”才对,如果用英语表达的话,它的全称是否可以写作:

“Contemporary High True Realism Silica-gel Sculpture Art”

《当代高真写实主义硅像雕塑艺术》

(四)

      超人雕塑院成立16年以来,加上他成立以前的10年实践,26年所走的硅像艺术创作道路,是地道的现实主义;秉承的是现实主义创作思想、创作理念和创作方法。所谓现实主义,其“美学意义在于妙肖自然又高于自然,真切而传神地再现对象的特征”。(《美学小词典》P339)正如恩格斯所说:“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P683)高真写实主义硅像雕塑家在创作实践过程中,以现实主义创作理念,把丰厚的思想感情融于塑造历史人物或当代社会人物,反映历史的真实、社会生活的真实,其审美意象既真实而又鲜活。二十余年来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指导下,超人“造人”重在刻划人物内心世界,体现人物的内在气质,神形兼备地把神与态,凝固定格于瞬间之中,硕果累累。

      我们看硅胶像雕塑《乔布斯》不仅酷像真人,他的动作神态,似乎正在对我们说“现在我明白了,人的一生只要有够用的财富,就该去追求其它与财富无关的、应该是更重要的东西,……无休止的追求财富只会让人变得贪婪和无趣,变成一个变态的怪物——正如我的一生”!

      再看全球公民曼德拉的硅胶像。他的面容,他的神态充满着慈祥、宽容、博爱的内在气质,但又不乏自嘲式的幽默情趣。你看他坐在那里可以看出虽然经历了27年不可想象的牢狱之苦,却是如此淡定,表现出执着面对梦想,理想面对苦难,智慧面对现实,淡泊面对权力,平等面对众生,深情面对故土的性格。

      再看我们已故国家领导人习仲勋同志的硅像。他的形象很为“平民”,平易近人毫无“架子”;却充分显露出他那曾经的峥嵘岁月的磨难,直面诬陷错整16年的从容淡定;敢于坚持真理、敢于诤言,而又虚怀若谷,关爱同志,尊重专家,勇于探索改革创新;看那硅像,如见其人,他那真率、平和、朴素的风采扑面而来。

      再看星云大师的硅胶像。本人与硅像站在一起,难分谁是谁不是,硅像如真人。他的形象慈祥、睿智、挥发出佛的光彩;亲切地站在那里,似乎一场说法刚完正待与信众合影。

      硅胶像艺术创作贵在高纯度的真实。它的酷象、酷真,要经得起像与本人站在一起难分真假的考验;(例如“星云大师”、“贝林”与贝林本人、“李咏”与李咏本人)要经得起硅像人物至亲好友认可的考验;要经得起硅像的形、神,与本人内在气质高度统一的考验。

      硅胶像艺术创作最高评判标准是“真实”(TRUTH),包括形象的真实、历史的真实、细节的真实。

      如前所述,超人雕塑院硅像艺术的形象真实,特别是社会公众人物的形象真实,已达到了高纯度的水平。除了乔布斯、曼德拉、习仲勋、星云大师、中国当代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秦怡外,其他诸如韩国国父金九、台球运动员丁俊晖、世界轮椅基金会主席贝林、中国科学家钱学森、王忠诚、俄罗斯总统普金、印尼华侨慈善家黄仲咸等等,无不真实反映了公众人物年龄、身份、学养,特别是人物内在的精神气质;真实反映了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他在想什么、做什么、说什么。

      历史的真实。要求硅像场景创作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不允许为了某种需要拿捏历史、化装历史。在创作方法上,虚拟情景是允许的,但以不违反历史事实为准则,目的是为了真实再现历史。在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指导下,硅像及其场景设计,均应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学术考证,其作品要经得起学术与时间的考问,做到事事有据,站得住,问不倒。

      有道是细节决定成败。细节的真实,要求硅像人物的肤色、鬚发、皮纹,皱褶一如本人,及至其人的服饰、质料都得符合人物年龄、身份、性格、以及习惯动作,要符合社会、时代和文化风尚。细节真实决不允许历史与时代的“穿越”,闹出“关公战秦琼”之类的笑话。

      硅像艺术创作,惟有真实,才能永恒。以雕塑家为核心的创作团队,为此付出了外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劳动。正如他们团队成员所说:“很多时候,策划、设计师们经常为了一个创意的合理安排绞尽脑汁,挖空心思;为了作品中的一个人物动态反复权衡;为了一个小道具、一件小装饰的纹样搜遍网络、翻遍典籍;雕塑师们会为了一个眼神的准确表达查遍人物资料,读尽人物生平传记,反复研究琢磨。冬天,忍受着接近零度的钢铁和泥巴所带来的寒冷;夏天,又将忍受着高温天气所带来的酷热。……每一位创作人员的汗水,它不仅包含了辛苦,还包含着责任和希望。……为了一件好作品的诞生。我们每一个工艺流程上的同事们都在努力,努力做好每一个细节,汗水为浇铸优秀的作品而挥洒……”。事实的确如此!要问艺术成就从哪里走来?是从为维护艺术“真、善、美”,坚持严谨创作态度从而付出辛勤劳动中走来。

(五)

      当前超人雕塑院的硅像艺术作品,由于其正确运用了写实主义创作思想,创作方法,与高超的写实技巧相结合,使作品具有了历史信息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和艺术的鉴赏价值而进入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和收藏。其创作题材所涉及的领域,既有人文历史类的陈列,也有自然历史类的展览。早期的经典案例可数黑河瑷珲历史纪念馆中的《签订“尼布楚条约”》和《签订“瑷珲条约”》。之后,有安徽凤阳小岗村档案馆的《小岗村的灯光》硅像场景,凝固了18位老中青农民兄弟在“保证书”上按手印,从而点燃了中国农村改革燎原之火的历史一刻;有山东威海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的《马关条约谈判》,真实再现了中国的屈辱历史情景;山西武乡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中的《白求恩战地手术室》,重现了白求恩大夫不顾个人安危在战争炮火下抢救抗日战士情景,仿佛那张著名的历史照片是在这座场景前拍摄的;北京银行陈列馆中的《汇丰钱庄》、中国藏族文化博物馆中的《“十七条协议”的签字仪式》、重庆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中的《邓小平与“五老火锅宴”》等硅像场景,使历史陈列更加形象化、更显鲜活、更感亲切。硅像场景在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例如甘肃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硅像场景展示的空间比重,远远超过了实物陈列,从而使“非物质文化”转化成具象的展示,永久定格在陈列室中,随时可供观众瞻赏体验,可供研究传承。

      在博物馆考古陈列中,例如湖南省博物馆西汉马王堆考古陈列,硅像创作与公安刑侦学头骨复原技术相结合,还原了古尸“马王堆老太太”生前的生态像。其实她一点也不老,也不象古尸那么丑,可让观众一睹两千年前的湘妹子“辛追夫人”俊美风采!这尊像是艺术与科学技术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经得起科学与学术的考问。

      硅像艺术在自然科学类博物馆陈列中,亦开创了全新的空间。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里出现了一台“蝶神”周尧工作室的场景。周尧是世界著名的中国昆虫学家,一位端庄的白胡鬚老先生手拿放大镜全神贯注地在观察一件蝴蝶标本!吸引了许多爱科学青少年观众,谁都想与老先生合影留念,可谁也不敢轻易打扰“他”工作。“超人造人”还曾塑造了两尊全身裸体的男女青壮年硅像。由于其精确的解剖关系和合符体质人类学(人种学)“中国人”的典型体型,而被采纳用于陕西自然历史博物馆陈列中。超人不仅造人,还配合电影《百万巨鳄》制作了一条长达8米的史前巨鳄,完全符合远古爬行动物原生态,它为“硅塑”制作鱼类、两栖爬行类动物等生态标本,作出了成功的探索。

      硅像进入博物馆陈列,它的身份仅属于“辅助陈列资料”,相对于文物实物而言,它是配角,依附文物实物陈列而存在。但是“文物”在陈列中并不是万能的,特别是在历史陈列中,“文物断链”,历史陈列缺失文物支持,这种现象相当普遍。怎么维护历史陈列语言表达的完整性,这就决定须要依靠“辅助陈列资料”的设计与制作了。传统历史陈列的辅助手段采用“历史画”(油画或中国水墨画)或历史题材的雕塑艺术,甚至采用类似连环画式的“组画”,来弥补历史陈列缺失文物支持的“断链”。发展到今天,蜡像或硅像,或由此组合成的场景之类;大有与传统的“历史画”或“历史主题的雕塑”在陈列中并驾齐驱,甚至有取而代之之势,台南的台湾历史博物馆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当博物馆陈列设计的研究,发展到以信息传播为主导的今天,当务之急重要的,倒是须对蜡像、硅胶像的创作以及在陈列传播中的应用,进行认真的探讨研究;并为蜡像、硅胶像艺术进入博物馆陈列制订评审标准和评审制度。不达标准的不得用于博物馆陈列,优胜劣汰,把劣质制作排斥出陈列,以保证博物馆陈列学术与艺术的纯洁性。

      现代传播学原理导入博物馆研究,催生了博物馆展示传播学研究。从传播学视点来看,文物实物和辅助陈列品,包括蜡像和硅像,都是信息的载体。文物是物因其具有历史信息、学术信息和可供鉴赏的艺术信息,并经过时间的历练而成为文物;南京出土东汉赤乌十四年的“虎子”,在东汉时只是一件日常生活用品——尿壶,现在成了能够体现东汉物质文化水平的文物青瓷。辅助陈列资料中,比如历史画“毛主席在井冈山”、“开国大典”,雕塑“苦难的岁月”,在半个多世纪前的革命史陈列中都置于“副线”地位,其身份也只是辅助陈列资料,不作为文物看待。可是正因为这些历史画和雕塑作品载有历史信息、学术信息、和艺术信息,如同文物一样,具备了历史价值、学术研究价值和艺术鉴赏价值,如今成了国家博物馆的藏品。

      那么硅像艺术呢?我正期待着有朝一日也能上升到文物的品位而广为博物馆收藏。

      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梦想一定会成真!


       作者:费钦生

       西安超人雕塑研究院院长   

       中国博物馆学会陈列艺术专业委员会资深专家组成员        

       上海博物馆研究员